社會學4詳 第三講 社會化

社會學4詳(1/3後 第三講 社會化) Page 22 文化帝國主義 華勒斯坦(J. Wallerstein)(第十五講時會談到) <<世界體系理論>> 1. 社會科學不要以一個國家為觀察對象。觀察文化分析文化的對象為World System(當時尚無Global 此一名詞)。開啟了全球或的觀點。 2. 當時將全球分為三個部份 中心 半邊陲 邊陲 核心 semi periphery Core periphery 如 美國 英國 西班牙 亞洲非洲很多國家完全無法振興經濟者 經濟改變 全球經濟打噴嚏 每一個國家會在全球找到其位置 藉由經濟交換去改變來改變位置 3. 中心國家對邊陲國家的影響力;華勒斯坦提到,傳統的方式係藉由政治、經濟來進行殖民統治。(萃取原料: 日本統治台灣萃取甘蔗。)二戰結束後,殖民統治消失了。換成另一種(當代的)侵略方式,將原本的政經方式包裝成: 文化侵略(殖民)落後國家 4. 後殖民。 例如: 我們都在學英語,我們都在收看影集。 負責輸出「文化產品」的國家,稱其手法為: 文化帝國主義。(利益會出現在: 專 利權) 次文化(Sub-Culture) 1. 定義: 社會的主流團體(主流文化) 社會的小團體(獨特的文化)例如: 網路上有人自稱「鄉民」;穿刺文化(舌 環)。 大社會中的小團體,各自所重視的文化,稱之為次文化sub-culture。 2. 每一個次文化的: 優點: 可以促進小團體的團結之外,可以促進社會的變遷。(英女王很喜愛 facebook。人與人的交往方式已經改變) 缺點: 不同的次文化之間會產生衝突。(穿刺,長輩認為是破壞身體,而反 對)。 3. counter-culture反文化(必屬於次文化) (1) 定義大社會中所存在的小團體,各自所重視的文化,卻與主流的價值 相衝突。(反文化是次文化的一種)。 例如: 幫派gang(小團體)會有其各自重視的文化價值。 (2) 優點: 也促成小團體的團結,也會使社會產生變遷。 缺點: 會對抗主流價值。 Page 16回顧文化概念 定義(少考) 文化的構成要素 文化多樣性 文化內部 符號(符號互動理論) 次文化(鄉民) 反文化(幫派) 語言(能指、所指,指稱:總和之) 文化內部 種族中心主義 一個語言出現就是一個指稱 反對中心主義者:文化相對論 指稱significance 文化帝國主義(華勒斯坦) 技術(風險社會risk society) 知識庫(Schutz) 集體記憶(Hubwatz) 意識型態(將在國家講中提到) 同化又叫做融合(小文化被大文化吃掉而特色消失)(不同族群的融合) 內化internalization(社會化socialization: 學校老師所教導的東西,轉化為人格的 一部分): 有時候社會化將成功(內化) 有時候社會化會失敗(偏差deviance) 圖騰表記(page 18)社會生成與圖騰表記。 Culture lag 文化失調(文化差距): 1. 學者: Ogburn歐格朋。 2. 定義: 當整個物質文化的發展過於快速,而精神文化卻無法跟上(配合),其間所產生的落差,被稱之為culture lag文化失調。 3. 問題: Recall: 以前學過?名詞?Marx: 物質為下層建築,隨之上層建築改變。 (1) 上下層建築就是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兩種層次的)概念。 (2) 舊的生產力-生產關係,當生產力發展很快,生產關係跟不上, 導致衝突矛盾舊的生產力為桎梏,必須突破而產生變遷。 4. 舉例說明之: 冷笑話: 小明對阿嬤說電腦中毒,阿嬤拿出黃連解毒丸。 當前台灣的文化失調現象: 說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1) 例證 Download違法下載 (2) 社經經濟影響 文創產業拒絕研發,中國大陸的調查其市面上一百張光碟中九十五張是盜版。 社會問題(犯罪、創意被扼殺)置入性行銷 文化變成商品(文化工業) Page 25 第三講 社會化 社會化的定義: 先從最素樸的觀念講起 生物人社會人(會依照社會的規範調整自己的行為) 中間的過程叫做Socialization -紀登斯A. Giddens所提到的社會化: 社會化代表: 成人  幼兒 教導「文化構成要素」給予 1. 社會化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在社會化的接受端,是主動的選擇,不 是被動的接受。 2. 每一個不同的物種,社會化的時間,有短期有長期。動物愈低等,靠本 能,時間短,東西少。 3. 成年或老年人也會有社會化。(社會化會有反饋feedback的現象。例如女 生的門禁到了大學時代被放寬。年輕人教導長者使用E-Mail(反饋、成年 人的社會化)。) -謝高橋老師所提到的社會化: 進入 個人  團體  納入 成為團體某一份子,需要符合某些規範。 團體也要訓練個人,使個人符合團體的期待。 -史美舍N. Smelser  角色(role)代表每個人設定後會有什麼樣的行為模式,以滿足他人的期待。 -萊特與凱樂Light and Keller所稱之社會化,包含不同的層次: 成人  幼兒 教導的過程之中 (1) 有經驗的教導過程,會包含有既有的經驗。 (2) 教導時,根據當時的經驗。家長帶著小孩遇到警察開單: (i)我們做錯 (ii)他是壞人 幼兒所受到的情境教育結果而有不同。 (3) 教導時有其時代背景存在(婆媳教導觀念不同)。 (4) 生物特性不會被教導(例如鳥的飛翔,人無法教導)。 問題: 1. 你長得好看不好看?深層問題是: 你如何感覺的? 2. 請用兩組形容詞,形容你自己的個性。為何你要用這個來形容自己? 以上可以逼迫學生接觸理論。 以下為社會化的理論 – 顧里C. Cooley  looking-glass self鏡中自我 強調self自我的概念。調整空調(自私?)人為何會有自我概念的產生? 1. 作法及出發點,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外在的客體,加以觀察。 你如何說自己是長得好看不好看?某個理由,大家都是藉由照鏡子來感覺。 看外在是藉由鏡子。 如何用形容詞說明自己的個性或形容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自私、機車、小氣、卑鄙mean、仁慈kind。 2. 三個步驟 (1) 表現: 去想像你自己在別人前面的樣子。 (2) 辨認: 去想像別人看到你之後的反應(講話賤、還是幽默?)。 (3) 主觀解釋: 想像或說明別人為何會有此反應(想像別人認為他是幽默,想像若與現實相等,反過來強化想像,最後認知為是幽默)。 上述三個過程都有image的概念。 這個自我認知,是存在自己的腦海、想像之中,若想像與現實相同,則反過去強化;若不同,則反過去弱化其想像。人的個性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被強化。 請問這段講解中,與社會有何關聯? Recall: 改名字: 語言的能指與所指之結合是隨意的,但結合後就固定下來了(因為大家有共識了)。這裡想像與反應中,有others存在,則會有這樣的認知定下來。若你的表現與眾人想像不同,則不會有鏡中自我的實現。 表現辨認主觀解釋(偏向符號互動論 象徵互動論) -請注意一個學者: 莫頓(Robert K. Merton)結構功能論的學者 他提出了兩個預言: Page 27 比較兩種預言  自我實現的預言 定義: 事件進行的過程中,有人提出了好的預測結果,經由該預言,真 的產生了好的結果-稱之為自我實現的預言(股市名嘴)。  自殺預言 定義: 事件進行的過程中,有人提出了壞的預測結果,經由該預言,真 的產生了壞的結果()。 (偏向結構功能論) 強調人的反思性。 請用read的態度不用study的概念來學習社會學;選擇資訊。 -米德G.H. Mead符號互動理論(象徵互動論)的重要學者 <<心靈、自我與社會>> 主我(I): 強調人的生物特徵 每個人都有其生物驅力在 ——————————————————–Self 模仿 | 扮演 | 遊戲 客我(Me): 接受了社會的訓育 強調社會影響下的我 自我發展的過程中 模仿階段: 純粹動作但幼兒不知道其中的意義 扮演階段: 有了動作+意識(但,一次一人。不能一次扮演多人) 遊戲階段: 少部分的獨生子會有相當自私的行為(因為無與他人互動的經驗) 有動作+意識+一次多人 舉例: Pitcher投手其中二三壘有人,則投球時,你心中有何想法?安打時,守本 壘?防跑者盜壘?必須站在二三壘跑者的角度來想。一人分飾多角,所以 米德就是用棒球做例證(角色也會互換)。 約朋友在火車站見面,則看到人群中只辨識朋友之臉孔,其他人的臉為空白。 於是 在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兩種他人出現: 概括化他人(一般化他人) generalized others 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 (此處others可以做為人、事、物來解釋)。 自我發展中會受到其他 人事物的影響,有時在每一個階段都會影響到發展歷 程,此為重要他人。例如在求學過程中,產生啟迪者(大師級的風範)。 若社會上一般認知的他人,影響力事過境遷。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心理學家,但學說影響到社會學。 請問在半夜三點鐘於雲林虎尾的產業道路上遇到紅燈,請問你是否闖過去? 1. Freud 的社會化包含兩部份 生物驅(趨?)力Biological drive 社會道德Social moral 兩者為對立的狀況。 出現的conflict 衝突 而有三種結果 (1) 生物驅力大於(戰勝了)社會道德 人格特徵為: 本我 id (2) 社會道德戰勝了生物驅力 人格特徵為: Superego超我 (3) 生物驅力與社會道德打平 Ego 自我 (米德兩個 佛洛依德三個!!!) 2. 人格養成—生理發展階段(有五個階段) 請注意:前述兩個理論 顧里(表現 辨認 主觀解釋) 米德(模仿 扮演 遊戲) 的三個階段 都牽涉到其他人 佛洛依德的五個階段都是自己一個人,當生理發展到某個階段,人格就會出 現某一種特徵 把生理發展 切成五個階段 每個階段都有生理特徵需要被滿足: 滿足則人格 健全 若不滿足就會出現人格缺陷,不會影響成長但會帶著而一直往下走。 描述個體人格養成是憑藉生理特徵而來的 每一期都有其生理的需求要被滿足(佛洛依德全用小男孩為對象來講解) 口腔期 肛門期 性器期(陽具期) 潛伏期 青春期 吸吮的需求 如廁訓練 需克服伊底帕斯 應壓抑對性 應有正常 要被滿足 在確定的 情結(小男孩) 的好奇(鯀) 兩性接觸 (奶嘴) 地方解手 性別認同? (小學三四年級) (大禹) 若未被滿足 訓練失敗時 戀母情結會使其無法 訓練成功 否則為木 人格特徵 人格特徵為 辨識自己是男女 則人格穩重 訥個性 會碎碎念 小氣鬼守財奴 順利時才能進行 否則脾氣暴躁 (雜念) 因為尿床 性別認同 (inexpressive) 肌肉無自主性 否則會性別認同錯亂 兩性接觸 活在世界上賺錢 失敗 何時去花?無法控制 只能不去花費。 -皮亞傑J. Piaget瑞士的語言學家 結構主義者 解釋自我的形成過程時,用「認知發展理論」(發生認識論) 解釋他的階段時先問,問題是: 知識從何而來? 知識的發展過程當中,有兩個極端。 具體————————————————–抽象(也可由抽象中取得知識) (如從書中看到馬克思的學說) 知識是從具體的知識開始獲得,因此方向是由左到右。 皮亞傑的階段就為: 知識發展階段人格的養成。 感覺運動期(眼見為憑): 此時孩童獲得的為純粹的具體知識。 前操作期(掩耳盜鈴): 例如: hind and seek遊戲躲貓貓講躲好了者先被抓到, 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不是自私),不知道你看的與我 看到的不一樣。 具體操作期(加減乘除): 已經有因果的觀念,因為打破了家具,遭受處罰。 正式操作期(天堂地獄): 有抽象的、因果的、概念。 批評: 1. 所有階段論都受到批評,評核分三四五階段? 2. 以男性為主,似乎女性的抽象概念比男性晚? 3. 樣本sample不具有代表性,因為皮亞傑只有一個樣本,他的兒子。

Leave a comment